阳春三月逛馕园
每当读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就心襟摇曳,蠢蠢欲动,何时我也能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三月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但不是下江南,而是上省城乌鲁木齐。
三月的北方,依然冰天雪地,但弥漫着的雾气明显有春的气息。早晨七点半集合完毕,八点出发,天还没有大亮,街上很安静。车走了大概半个小时,天亮了。车窗外,美丽的雾凇把树木装扮一新,真是“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们一路欢歌,一路笑语,不知不觉就来到目的地——位于九道湾路附近的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导游说:“各位亲爱的游客,到了,到了,馕园子到了!”我们不由地向车窗外望去,只见一个硕大的馕,立于天地之间,上面赫然写着“天下*一馕”五个红色大字,一个孩子大声说:“妈妈,我真想去啃一口”。惹得一车的人都开心地笑了。
我们有秩序地下车,排队跟着导游来到大馕前先集体合影。这时已经有先到的好几拨游客在那里拍照了。一波儿一波儿的,左拍右拍,左摆右摆,那个兴奋劲儿不亚于孩子。导游已经催了几次了,要进馕园子里面呢,大家还在那儿一个劲儿地拍。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文化园的外观就像是一个大馕坑,除了那个醒目的馕标志,外墙上也贴着一个个馕,几乎可以乱真。我们随着导游进入馕文化产业园大厅。展厅很大,右侧是馕文化展厅,左侧是产品销售区。展厅里已是人头攒动,人们很遵守游览纪律,没有高声喧哗的。门口讲解员引领着我们直接向右走,讲解员年轻,声音清脆。馕文化展厅通过模型、展板等方式,介绍了馕的历史起源、制作工艺、营养价值、传统与现代革新等9大板块、8大场景的内容,这样生动直观的展陈,既是没有讲解员的讲解,游客也可以了解新疆馕文化的发展演变。一个长方展板上的二十几种形状、大小不一的馕模型首先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又是一顿狂拍,下方有馕文化历史渊源文字介绍,据记载:“馕”源于波斯语。中原人称馕为“胡饼”,在敦煌遗书中,共有26种饼的名称,“胡饼”是其中之一。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著作的《齐民要术》第八卷《饼法》中记载:“以髓脂、蜜,和合面。厚四五分,广六七寸。便著胡饼炉中,令熟。勿令反覆。饼肥美,可经久。”胡饼自汉代传入中原后,就成为人们喜爱的食物之—。
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还为新疆馕代言呢,有诗为证:《寄胡饼与杨万州》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听讲解员介绍:现在馕文化产业园127个环保智能电馕坑全部启动,日均产馕约4.5万个。为了让新疆馕走得更远,园区建立健全从源头采购到生产、从仓储物流到销售的全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推出真空包装,让馕的保存期延长到了3个月。大家不由地啧啧称奇。
对于馕的历史记载,我还觉得不过瘾,就问度娘,果然有介绍:张骞凿通西域后,馕成为驼铃叮当的丝绸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食物,从西域流传到中原,直至宋代,对中原的饮食文化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是啊,新疆气候干旱,人们生产,赶路,没有馕相伴怎么行?丝绸之路上,商贾往来,馕是必备食物。现在人们出行,馕依然是*食物呢!
馕在我国食谱中历史悠久,馕的制作器具和工艺也是很独特的。我们一边浏览着,欣赏着,一边赞叹着祖先们的智慧:一间黄泥砌筑的土坯房,一铺土炕,一个土馕坑,几样简单的家什,就能养活一家人,就能一代代繁衍生息下去。让今天生活在物质化世界的人们是无法想象那样环境下生活的人们,依然闻歌起舞,依然热情好客,保持着淳朴的民风,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啊?
在这里,是古朴与奢华,简单与琐碎的碰撞;是传统与创新,保守与突破的集中体现。
走着,看着,一股独特的馕香味,就钻进了鼻子里,原来这是到了生产加工区和游客参观长廊。走廊两边是透明的玻璃墙,游客可以透过玻璃清楚地看到各家企业的工人在车间里和面、配料、制作馕饼的过程。看展板介绍:馕文化产业园引进电馕坑127组,吸引了19家食品企业入驻,每家企业生产厂房均由落地玻璃墙分为生产加工和游客参观两个功能区。哦,这个真有创意!可以与美食零距离接触。
透过干净的橱窗,可以看到加工馕的全过程,环保馕坑烤着不同种类的馕,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从和面到烤制完全实现了标准化、电器化、自动化流水线作业。没有了烟熏火燎,工人们再也不怕穿白色工作服了。闻着从生产车间飘来的新出炉的热馕发出的缕缕清香,看到了小产业大发展的美好前景,大家赞叹着、感叹着……
游客们可不愿轻易放过这样精彩的镜头,有录小视频的,有拍抖音的,有自拍的,也忙得不亦乐乎!
“今天是个好日子”,随着悠扬的歌声我们来到了休息厅,这里既可以休息吃饭,又可以亲自体验馕制作过程。在一个硕大的圆形馕炕上,坐满了游客,人们一边品尝刚刚出炉的热馕饼,一边看着游客翩翩起舞,有的人禁不住诱惑也滑进舞池,馕香味伴着舞动的人们,越舞越有劲。
我们看到一群小记者,正在采访一个打馕的老师傅,老师傅说:“新疆馕的历史太悠久了,我从土馕坑打馕已经40多年了,现在换成环保电馕坑真是太好了。又干净又省时间,想啥时候打馕都行呢。我们打馕技术一定要传承下去。”接着,他表演了馕的制作过程:老师傅站在操作台上,面前是齐胸的电馕坑,他手掌上托着一个柔软的面饼旋转几下,用刷子往一个碗里蘸了蘸,那碗里盛着用盐水调配好了的切好的洋葱丝,还有喷香的孜然调料。然后,放在一个大大的半圆形布包上,嘭的一声,非常利索地拍到了馕坑内壁上,馕就牢牢地粘在了上边。这个过程就叫“打馕”。一般只需10分钟就烤好了。在等待馕烤熟的过程中,他拿起一个黄灿灿的馕,抛向半空中,一股说不出的馕香就倏忽窜入我的嗅觉,入心入肺,我再也迈不动腿。买了几个热馕,坐在休闲美食长廊,与品尝烤包子、抓饭等美食的游客,一起品尝幸福的生活。
很后来到了产品销售区。货架上琳琅满目,157个品种的馕,足以让你挑花了眼,各种口味应有尽有:核桃馕、辣皮子馕、玫瑰花馕……;各种形状令人眼花缭乱:方的、圆的、椭圆的……;有的大如盘子,有的小如柿饼,有的薄如纸片,让人时时感受着馕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游客,边选购馕,边给同伴说:“我要多买些馕寄到老家去,他们太喜欢新疆馕了。新疆的馕也可以当礼品送哟!”听着这些话,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从馕文化园出来,感觉眼睛里是馕,胃里是馕,身上还带着窜窜的挥之不去的馕味儿。
馕文化产业园集馕文化展示、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真正做到了游购娱文旅结合。馕,不仅是食物,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一种传承。作为历史久远的馕饼,正在告别烟熏火燎的年代,跨入新的时代。
新疆馕文化产业园不仅仅是一处旅游新景观值得一游,更应该作为新疆旅游的新名片,让更多人了解新疆美食和文化而享誉四海。
昆明很好的癫痫病医院哈尔滨那家医院治癫痫比较好脑外伤癫痫可以治好